1、整体经营情况不佳,业绩增长乏力:
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,六大建筑行业代表企业新签合同额度增长率同比往年,整体呈下滑趋势。其中,中国建筑、中国铁建、中国中铁、中国中冶的合同额度增长率为个位数,中国交建、中国电建虽然相较上四位国企表现较好,但是企业整体营收具有滞后性。从整体上来看,除中国铁建以外,其他五位代表性建筑企业整体营收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。
2、整体经营效益表现不一:
通过观察近几年六家代表性建筑央企的经营效率不难发现,中国建筑整体净利率远过于其他五位。而中国铁建、中国中铁虽然近几年的净利率呈上升趋势,但是仍处在其他四位末端。无独有偶,中国建筑较高的盈利能力主要是由于其高额投资的高收入,和对工程的成本人工等变动费用管控较好。
3、六家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统呈紧张状况:
根据2019年1月的公开资料显示,六大建筑代表央企的经营性现金流都为负,其中中国国建的数据最为明显,远超其他五家。
近年来经营性现金流越发紧张。可归因于资金面的收紧,业主支付放缓,项目回款放慢;但农民工工资必须及时足额支付、建筑材料价格大涨、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等,从而导致收付差值变大。
国建筑表现尤为明显,业绩特别明显,近年来的经营现金流正变得越来越强烈。究其原因,一是资金趋紧,二是业主支付趋缓,三是工程款支付趋缓;二是农民工工资必须及时足额支付,三是建材价格大幅上涨,三是企业规模迅速扩大,这就导致了收付差额的增加。
4、战略活动越来越频繁:
2019年上半年,中央建筑企业及其子公司、地方国有代表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的战略活动日益频繁。一方面是积极布局的重点区域(如广东、港澳大湾区、海外重点市场等),拓展新兴地区(如水务、基础设施运营和管理等),另一方面是产业链上下游和集团内部之间的传递。与政府和大学合作,组建自己的短板,推动技术创新(装配式建筑、新建筑设备等)。同时,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了中央建筑企业的议事日程,瘦身健身、产权改革、集团管控等改革措施稳步推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