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其他行业相比,信息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应用相对普遍的是财务软件和CAD设计软件,而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应用却相对滞后。不过目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,服装企业在内部控制、库存周转、销售监控、财务信息反馈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服装企业最头疼的问题。
那么,服装企业应该如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呢?首先,要选择合适的经营管理模式,抓住重点和难点,规避风险。服装企业在实施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时,最为烦恼与无能为力的几个难点:
1、物料编码和管理。服装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是织物、衬里、辅料等,涉及到织物的纹理、颜色、批次等属性的管理,同一种颜色的织物会出现不同的颜色编号。例如,由于同一原材料采购批次不同,往往存在色差等问题。在描述原材料时,必须使用颜色+颜色编号来表示。这大量的信息资料应该加以精细管理。如果这些属性在管理中得不到规范和约束,就会导致物资管理的混乱和库存的不明确。
2、计划物资管制。服装企业一般有几千种材料,加上10种颜色属性,材料类型和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可想而知。物资控制部不仅要向采购部准确下达采购计划,而且要保证正常生产,不得因缺料或缺料而影响生产进度。为了发布采购计划,应考虑购买损失率,并根据经验判断一般采购损失。另外,面料本身也有损耗,比如织物的收缩特性,每种面料都有一定的比例。在确定生产材料时,必须考虑生产损失,根据材料特点,设定相对固定的损失率。此外,还应考虑单位转换和安全库存。
3、物料清单处理。服装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短,需要不断更新产品。每个流行季都会推出数百种款式。由于同一款式的颜色和尺寸不同,相应的产品结构和材料消耗也会不同。
4、订单处理。生产和销售之间的联系是大多数制造企业的头痛。服装企业也面临着销售订单与生产订单的转换问题。